首頁 > 新聞中心 > 京環榜樣 > 頻道列表

京環工匠:清潔機械革新能手王作峰

2020-11-18 15:09:51   作者:華東京環   

  習總書記自2016年以來多次提出要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能力。那么,一名黨員如何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實踐“四個自我”?如何讓自己不辜負這個時代,讓每一個普通的崗位熠熠生輝?北京環境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副總經理王作峰用近20年時光給出了自己的答案。
  從汽車維修學徒工、高級工成長為汽車維修高級技師、工程師,他一路鉆研;從汽車維修工、維修班班長晉升至江蘇分公司副總經理,他不斷跨越;“技術能手”、“首都勞動獎章”、“全國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勞動模范”……“80后”的王作峰從事近20年環衛工作的鍛練成長,實現了人生化繭為蝶的嬗變,為自己的青春加上了最美的注腳。
  在勤奮學習中改寫人生
  時鐘撥回到18年前,那是2002年的3月,王作峰懷揣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,從東北小城賓縣來到首都北京,成為北清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的一名維修工,那一年,他剛滿20歲。“車水馬龍”的都市生活和“朝九晚五”的工作節奏讓他在轎車維修班的日子格外舒適。然而,一次偶然的事件打破了寧靜,也點亮了他的人生。
  “就是一輛解放大貨車,道依茨發動機發生故障,咱們整個公司10來個高手耗時一個多月愣是沒整明白。后來,公司出高價外請一位技術專家,僅僅用了2天時間,就搞定了。”這一次觸動令他久久不能釋懷,同時也產生了學習理論知識的“饑渴感”。
  自此之后,他制定學習計劃,充分利用工作和休息時間學習維修知識。白天忙碌于檢修車間,用實踐磨礪技能;晚上或周末,就一頭扎進首都圖書館,研讀技術書籍,查閱大量資料來解決業務難題,一張破損的讀書卡保存至今。
  理論的積累和實操的歷練讓他在車輛維修中游刃有余。然而,碎片化的學習有時也讓他對修車難題一知半解。為了系統提升理論水平,2005年,王作峰利用兩個月的時間自學通過成人高考,在北京市電子職業學院汽車維修與應用進修通過系統化、專業化知識的學習,他進一步開闊視野、增長見識、活躍思維,人生的軌跡也悄然發生改變。
  在創新思變中成就工匠
  “汽車維修工作不僅需要具備過硬的維修技能和知識,更需要懂得創新與積累。”這是王作峰多年從事維修工作的深刻體會。在維修過程中,王作峰善于不斷總結經驗。他有幾本厚厚的筆記本,每一次維修中遇到的難題和解決的方法,他都以案例的形式記錄下來。在點點滴滴歸納的過程中,他總結出了多種車輛故障發生的規律,匯成自己獨到的“修車秘籍”。他在技術崗位上不斷鉆研,將創新理念和維修工作經驗相結合,破解了諸多難題。 對于一些車輛線路老化需要更新的問題,他通過自行重新設計更改線路,增加繼電器等裝置解決了這一問題,延長了線束的使用壽命,為企業節約維修成本數萬元;通過對車輛ABS泵剎車系統解體研究,并進行創新性的重組拼裝,解決了之前不能維修的窘況;自行鉆研設計了多種專用汽修工具,如曲軸皮帶輪的“取出器”、切諾基皮帶輪安裝工具、用廢舊飲料瓶自制的油封安裝工具等,能夠快捷地完成檢修工作;自行研究解決了小解放4G25電腦鎖死故障,維修方法被推廣……這樣大大小小的技術創新有90多項。學習—實踐—總結—革新,王作峰用精益求精的態度踐行著“技術領先、專業至上”的京環要求,經驗與創新的結合,讓一臺臺的維修車輛煥發了“第二春”。
  2008年,王作峰向北清公司領導主動請纓,要求參加北京環衛集團技能大賽(大貨車)。最終,王作峰用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嫻熟的技能實操,在自己并不擅長的大貨車修理領域擊敗近百位專業選手,勇奪大賽第三名,并獲得“北京環衛集團技術能手”的稱號。在一次次比賽籌備、競技比武過程中,他不僅對維修理論知識有了更為系統性地學習,更鍛煉出他沉著冷靜、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。多年來,王作峰先后被授予“公司優秀員工”、“北京環衛集團技術標兵”、“北京市奧運服務明星”、“北京市優秀共青團員”、“北京市職工高級職業技術能手”、“首都勞動獎章”、“北京市政府技師特殊津貼”、“全國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勞動模范”等稱號;2013年,所在公司專門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。這些榮譽被他作為成長進步的新起點。
  在角色轉換中蛻變自我
  在實戰中鍛煉,在學習中成長,是王作峰近二十年職業生涯的寫照。他從一名普普通通的汽車維修工,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著自己的理想,走出一條技術工人走向管理崗位的成長之路。
2016年,北京環衛集團市場拓展如火如荼。作為公司技術中堅力量,王作峰與另外八位同事組成團隊,被公司派駐江蘇宿遷進行外阜項目孵化。
  初涉公司運營管理工作的他,將這一重擔扛在了肩上。團結帶領同事,積極在開荒作業中發揮自己技術尖兵的力量和作用,不斷在降本增效上出實招、想點子。為大幅度降低作業成本消耗,他積極研究和測算出適合宿遷市區的作業車輛類型和數量,極大節約了車輛采購成本;用腳步丈量城市,根據宿遷城市實際情況,研究改進作業模式,降低了員工的工作強度,也極大節約了企業成本;同時,他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技術心得、經驗、措施和“絕招”耐心傳授給公司同事,指導并幫助年輕同志一起鍛煉和成長。在他精神的帶動下,公司里許多青年也積極的投身到專業知識學習的熱潮中,逐步形成了愛學習、勤鉆研的良好風氣,創新工作因此在江蘇分公司開花結果。
  在平凡中堅守崗位,在實戰中凈化自我。王作峰用其勤勤懇懇、一絲不茍的工作熱情,詮釋著一名技術工匠的華麗轉身。如今的他,已蛻變成為一名懂技術、善創新、會管理、惜成本的綜合型管理人才。
  二十年磨一劍,王作峰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環衛事業,他也從普通的車輛維修工成長為開拓一方的領軍先鋒。他的成長經歷正是對“自我凈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”的最好詮釋,也正是這份精神,指引著他在自身崗位上不忘初心、砥礪前行!